臺灣連續 4 天未有新冠肺炎(COVID-19)確診案例,根據行政院規劃,超過 1 兆元的紓困措施已陸續上路,將考慮在連續7天無確診後推出產業振興方案。相較各部會積極規劃紓困振興方案,環保署不僅沒有參與抗疫的超前部署,也未提出綠色紓困方向,更延遲原定於 3 月進行的《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》修法,目前只規劃於年底前提出修法,難以趕上 2021 年開始實施的第二階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張皪心批評,「環保署延後修法的決定,將會拖延臺灣應對氣候危機的各項時程,綠色和平要求環保署盡快提出修法方向,並充分與社會及立法院討論,積極爭取在今年內完成立法。」
疫情嚴峻時期,環保署坦承沒有提出綠色紓困方案,對於振興措施,環保署長張子敬更只說「適當的時機會放進來」,缺乏作為環境保護事務最高主管機關應有的職責;同時,環保署亦放寬對於餐飲、百貨業的減塑要求,危及過去幾年的減塑成效。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,「環保署在疫情期間像是從行政院團隊中『自主隔離』 3 個月,錯失在紓困階段達到保護環境的責任,振興階段更不該繼續缺席,否則將浪費臺灣在疫情期間自全球贏來的尊重。」
歐盟 13 國環境部部長已公開呼籲歐盟以「綠色政綱」(European Green Deal)作為振興計畫的綱要,而韓國日前也宣布「綠色新政」,宣示未來更積極的減碳目標。因此,綠色和平號召行動者在環保署大門外放置樹苗,並送上綠色振興建議。
綠色和平遞交的 20 項綠色振興建議,包含大眾運輸及各縣市公共自行車免費、為餐飲業者提供補助購置清洗消毒設備以減用一次性餐具、擴大現有低碳永續家園貸款專案額度與申貸對象、發行綠色債券等(如附表),涵蓋環保署業務管轄及可與其他行政部門合作的方案。
張皪心表示,新冠肺炎這場全球危機,有賴政府、企業、民眾積極防疫,才能讓疫情盡早獲得控制,若為了挽救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,持續投資傳統能源產業、補貼化石燃料費用,將使臺灣氣候表現持續落後於國際,並加重未來更嚴峻的氣候危機;張皪心強調,「疫情終會結束,環保工作不能停滯」,綠色和平已在全球55個國家及地區辦公室向當地政府對話,要求將永續未來納入紓困振興規劃,環保署應更積極建議各部會納入低碳、永續政策,讓臺灣在疫情以外的議題,同樣領先全球。